此次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进行了解答,国家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其实已经长达3年之久,主要是研究数字货币在电子支付方面的运用和监管,但是数字货币与虚拟货币有本质的区别。目前来说由于界定不明确,大家对虚拟货币和数字货币出现了混淆的概念,但是有点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数字货币运用和无纸币化是一个发展趋势,而目前国内并没有已经授权的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
目前央行用的研发的名字叫“DC/EP”,其中DC即digital currency,是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是电子支付。(电子支付的是什么呢?支付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通过移动通信或者是其他的网络系统传输的数字的东西,并不是纸面的货币,所以电子支付本身也是有数字货币的属性。)国内研究的数字货币不是让货币去实现某一种技术方案的应用,而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时也考虑安全性和保护隐私。
鉴于追求支付系统便捷性、解决无纸化等优化功能,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也可能是基于区块链上而产生,但是还没有确定其形式,区别于我们目前大众所知道的比特币等所谓的数字货币,毕竟现在区块链还只是一个概念,该类货币并没有依附于实体经济当中。
虚拟货币
传统的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游戏、互联网社区发展的产物,最典型的一般为我们所知道的游戏币。知名的虚拟货币如百度公司的百度币、腾讯公司的Q币,Q点、盛大公司的点券,新浪推出的微币(用于微游戏、新浪读书等),侠义元宝(用于侠义道游戏),纹银(用于碧雪情天游戏)。
如果就使用范围来说,早期的比特币、莱特币等货币在部分地区可以被接纳进行购物直接消费,这个应用会相比于我们传统虚拟货币仅运用于平台内部更广,其职能更类同于我们央行为了研究无纸化货币的概念。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来说,我们国家并没有接受该类货币直接运用于实物当中,另外就比特币该类货币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价格走势波动很大,这不符合一般国家货币相对稳定的内在本质和我国对金融稳定的要求,同时也不符合货币发行权掌握在国家手里特征,在国家不推崇的情况下,2017年数字货币交易平台都相继退出了中国市场,并不建议一般投资者进行投资。